□堂吉偉德
  29日,在蘇州閶胥路,一位65歲的大媽雨天騎自行車時,不慎摔倒在馬路上,結果在10分鐘的時間里,沒有一人去扶她,甚至她對著圍觀者大喊“是我自己摔倒的,我不會訛你們”也無濟於事。最後還是一名開車路過的小伙子,停車跑過來報警並扶起老人。(10月30日《現代快報》)
  這樣的一幕時常見諸於眼前,每個人的感受卻不盡相同:有漠不關心,有視若無睹,有幸災樂禍,在大多數人選擇明哲保身之時,但最終會有一個人挺身而出。很多時候,出於安全的考慮,無論是相關部門的提醒,還是社會輿論的引導,都會要求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時,做出力所能及的事。不斷出現的“跌倒訛詐”,使得很多人順理成章地放棄了自己的道德義務,成為魯迅筆下麻木的“圍觀者”。然而,沒有人會生活在真空中,也沒有人只會充當圍觀者。如同這位老大媽一樣,“沒想到會這樣”恐怕會是每個人共同的遭遇。
  對此,有人很形象地總結為“跌倒的是信任”。誠然如此,沒有了信任是現實最大的危機,人與人之間缺乏最基本的互信,不僅對別人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懷疑,還會把自己隱藏起來成為套中人。
  缺乏信任的結果就是人人自保,又人人自危,結果保護自己的手段卻成了最大的戕害。在袖手旁觀的利己取向之下,處於危境中人始終得不到救助。今天你怎麼去對待別人,明天就可能遭到共同的境狀。雖然擺脫社會信任困境要從制度層面建立社會信任機制,然而,做好“不訛你們”的個人自省,率先從自我設立的門檻中釋放出來,不再做冷漠的旁觀者,實現民間的率先覺醒和社會自治的複蘇,同樣是免於社會信任和道德沉淪的關鍵,否則摔倒求助而無人問津的個人遭遇和社會之悲,就始終無以得到改善。
  風險社會固然風險高發,即便是道德表達也會面臨訛詐,但以小概率事件而堵死一切行為之路,讓自己成為一個漠不關心之人,那麼在一個冷漠而麻木的世界里,沒有人會成為最終的幸運兒。
  事實上也是如此,更重要的是,這已經成為所有人都無法承受之重,不僅無以在困境中獲得幫助,與人的交往與合作也困難重重。內耗與猜忌更是剝奪了個體的幸福,從而讓我們生存的環境變得困難重重。而要重拾社會信任,破解當前困局,別再以制度作為藉口,也別再把他人作為希望,進行“不訛人”的自我反省和行動改進,才能開啟自救和他救的路徑。  (原標題:填平信任鴻溝,需要“不訛你們”的自省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b10cbaa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